当前位置:首页>  魅力临沂 >  企商观察 >

临沂煎饼的渊源

来源:味十足地方特产 时间:2019-05-13 分享到
资讯导读

英雄的沂蒙山不光盛产战斗英雄和抗日故事,也盛产煎饼。煎饼养育了祖祖辈辈的沂蒙人...

  英雄的沂蒙山不光盛产战斗英雄和抗日故事,也盛产煎饼。煎饼养育了祖祖辈辈的沂蒙人。沂蒙的先辈们从支前抗战,到闯关东、下江南,可谓怀揣着煎饼卷走天下。那又薄又圆、色泽和口感各异的煎饼是沂蒙山人的主打食品,令许多外地、外国人大饱眼福和口福。

  煎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与陕北的小米一样,养育过人民军队,养育过中国革命。1946年秋,陈毅将军率新四军从苏北移师山东,许多南方战士不习惯也不会吃煎饼,在一次军人大会上,陈毅将军还自编顺口溜,讲解如何吃煎饼:“吃煎饼,卷大葱,张大嘴,口一咬,手一松,吃个煎饼也就几分钟。”

  煎饼,是山东代表性的食品,更是沂蒙山人的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产、天下美食。如果让你提起哪种食物能够让你想起家乡,那么对于我们临沂人来说,除了糁必定是煎饼,做为土生土长的临沂人,煎饼,毋容置疑的是我们的主食-煎饼,对于临沂人来说,已经是一种割不断的味道情感。

  煎饼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的传统面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沂蒙人民即开始食用煎饼,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中写到,“煎饼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文中,蒲松龄用它那如掾大笔,把煎饼的形状、色泽、大小、原料、制作以及味道、功用等描述得淋漓尽致。千百年来,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艺,增添品种,使其成为久盛不衰、享誉海内外的名优食品。其主要地域范围以山东临沂为主,南至苏鲁边界,北到泰安、潍坊南部一带,西至兖州、曲阜一线,东到大海。随着山东人闯关东下江南跑四川,煎饼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煎饼的特点是:圆形,呈浮白(如大米、麦子煎饼)、淡黄(如小米、玉米、谷子煎饼)、浅棕(如地瓜干、高粱煎饼)色,红色(紫薯、火龙果),黑色(黑香米、黑芝麻)绿色(菠菜、芹菜)等煎饼,营养丰富,松酥柔软,便于存放,易于携带。

  制作煎饼有独特的工具,主要有鏊子、摊子、推子、油闹子等。鏊子,系用生铁铸造,直径一米,中间微凸略厚,边缘较薄,形如秃头锅盖,上面平整光滑,下面有三支角可以作为支撑。过去的鏊子是固定的,现在有人又制出了可以转动的鏊子,以提高产量。摊子(又称刮子),用木片做成,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2:1,把手居中,看起来很像一把砍刀,而且更光滑,使用时横握把手,左推右抹,是摊煎饼的主要工具。推子(又称耙子)类似无齿耙。将长方竹片,上面垂直按上一个把手,可以用手拖曳,也就是用来“摊”煎饼的。油闹子,用白净棉纱,按做口罩的方法叠它三十来层,压实,用棉线细细密密的纳牢后,放入清油(花生油)里浸透,再拿出来晾干即可使用。其它如和面、发酵等工具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加工煎饼,当地人称“摊煎饼”。摊煎饼是一项专门的技艺,做法有刮、摊、滚、擀等多种制作方法。加工煎饼首先要制糊,将所用原料加水,用石磨推成糊状,当地人把这叫“糊子”。糊子稠了,勺子舀起来不能顺畅地倒在鏊子上,稀了,在鏊子上四散流淌,稀稠适当才能摊出好的煎饼。刮煎饼是将糊子舀在鏊子上,用光滑的木片把面糊摊开,刮平,刮薄,刮均匀。漏了的地方,挑一点糊子填上,顺手一抹,天衣无缝。煎饼熟时,周边会自动卷起,顺手揭起来即可。滚煎饼则是将糊子和成不软不硬的面团,直接在鏊子上滚,依靠鏊子的热度把面团沾在鏊子上一层,然后再用刮子一抹即成。摊煎饼是用耙子(推子)将舀到鏊子上的面糊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均匀摊一圈,煎饼糊所到之处就会在热鏊子上被迅速的凝固,耙子的长短正好等于鏊子的半径,所以耙子绕场一周,就成了一张煎饼。糊子制做好后立即加工,则煎饼甜,等糊子发酵稍微有点酸味时再加工,就是酸煎饼。不论使用那种方法,手要麻利,火候还要适当。煎饼很薄,很容易熟,火候大了或揭得慢了,煎饼会焦糊,火候小了或揭得快了,煎饼则不熟,所以加工一张好煎饼很有技巧,也很不容易。揭完一张煎饼,要用油闹子往鏊子上抹油,然后烙下一张煎饼。好的煎饼要薄如白纸,厚度均匀,饼面完整。在临沂加工煎饼往往是家庭主妇的活儿,过去女孩子到了能干活的年纪,第一样学的就是制作煎饼,过了门的时候,公婆要考察新媳妇会不会做活儿,只要摊一次煎饼就知道了。

  现在,机器像造纸一样制作煎饼,这种煎饼但其样式、形状、手感、味道均不如手工煎饼。

  现在临沂的煎饼,成了红色食品,来临沂经商、旅游的人们,定要尝尝满口留香回味无尽的临沂煎饼,并将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500多万吨口味香甜的临沂煎饼销往全国,有的已走向世界。

声明:本网发布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出处/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shianly@126.com

本文标题:临沂煎饼的渊源

相关资讯

分享本站到

Copyright © 202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食安临沂网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武汉路   邮箱:shianly@126.com    0539-8112315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2383号   鲁ICP备2022018697号-1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