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魅力临沂 >  企商观察 >

临沂秋香月饼:一场四代人坚守初心的诚信接力

来源:临沂文明网 时间:2015-09-22 分享到
资讯导读

从1926年到2015年,秋香月饼历经近百年的时光洗礼,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很多闪亮的印记。这是一场四代人坚守初心的诚信接力,这种传承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块秋香月饼上,也提醒着我们所有人诚信方是经营之本...

 

秋香月饼

“做买卖要舍得用好料,招来吃主不请会自到,讲究更好无虚假取巧,做人做事要做万年牢。”这四句话是打秋香月饼还是长发祥果子铺时,就立下的规矩。

1926年(民国15年),出生于中秋之夜,小名圆月的刘宝贵在山东临沂后明坡村的前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果子铺,取名叫做长发祥,村里的人都叫它前铺子(谐音钱铺子)。为了经营好这家果子铺,刘宝贵聘请了当地有名的饼点师傅段为新制作苏式月饼。1927年,在历经300多个日夜和几百次尝试后,段为新终于制作出名噪一时的长发祥翻毛月饼。老辈人讲,刚制作成功时,段师傅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而忘形,当场使劲连踢了好几个“二踢腿”。这一情形也成为长发祥翻毛月饼的招牌美谈。

翻毛月饼是月饼中的至臻精品

制作一块长发祥翻毛月饼,需历经包酥、擀皮、包馅、拢口、盖戳、烘烤、翻盘、晾凉、包装等工序,始得“周身通白,层层起酥,薄如粉笺,细如绵纸”的至臻精品。用口轻轻一吹,饼皮便能飘起来,象雪花一样,故名翻毛月饼。

借助翻毛月饼,长发祥果子铺名扬四方。

秋香月饼宣传画

1952年,长发祥被收归高级农业社——东南坊供销社,二代传人刘贵文,三代传人刘传厚、刘传忠成为供销社职工,继续制作糕点月饼。刘家传人用一款款灵思涌动的精美饼点,传承和弘扬了长发祥的精湛手艺,成为了时代独特的注脚。

1982年,长发祥第三代传人刘传厚、刘传忠被聘请到城区粮区管所(今七粮站)制作糕点月饼,后来刘传忠又承包了北关糕点厂。

刘继恩是“长发祥”的第四代传人。1983年,中学毕业的刘继恩就和父亲、大伯一起做月饼,深深热爱上了这寄托着中秋佳节情怀和家族荣誉的节日美食。1996年,刘继恩成立临沂市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了“秋香”品牌,传承刘家家传手艺。起初很多亲朋好友看到他用纯花生油做月饼,担心价格高不好卖。但就是凭着“舍得用好料”的这个执念,秋香月饼在临沂打出了名气,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首选,企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期。

秋香月饼所用馅料都非常讲究

而激励刘继恩一直坚持用好料的,却是一个陌生人。

当时是一个秋日下午,刘继恩在公司门口卖月饼,一位老人挑了一个筐头子,走到他面前问道:“你是刘宝贵的孙子?”刘继恩忙站起来回答:“是,那是我老爷爷!”老人家打量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嗯,你可真像你老爷爷,但千万不要像开饭店的人一样。”这话令刘继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人家接着说:“我见过好多开饭店的老板,刚开始用好料,价格也不贵,看着吃饭的人一多,开着开着就偷工减料坑人。可不能给你老爷爷丢人啊。”这几句话,每一个字都像一个榔头,重重砸进了刘继恩的心里。这一段话伴随了刘继恩的创业生涯,无论碰到什么困难,他都坚守着初心,一直用好料。

包装车间

从1926年到2015年,秋香月饼历经近百年的时光洗礼,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很多闪亮的印记。这是一场四代人坚守初心的诚信接力,这种传承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块秋香月饼上,也提醒着我们所有人诚信方是经营之本。

声明:本网发布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出处/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shianly@126.com

相关资讯

分享本站到

Copyright © 202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食安临沂网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武汉路   邮箱:shianly@126.com    0539-8112315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2383号   鲁ICP备2022018697号-1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