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香月饼进故宫
“八百里沂蒙钟灵毓秀、物产丰饶。能代表大美临沂进故宫,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秋香月饼总经理刘继恩这样说,他们载着满满一车月饼,没想到,不到两天时间就已售罄...
秋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继恩现场接待顾客
秋香月饼进故宫
13天卖了2吨
2018年腊月二十三,是秋香月饼受邀进故宫的第一天。来自全国的145家“老字号”及5家非遗项目,将最精美的产品陈列开来,等待“检阅”——这是自故宫建成600多年以来,首次在故宫内进行的展销活动。也是国家商务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政府联合组织的“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活动的正式启幕!其中不乏“琉璃厂”、“西泠印社”等名震海内外中华老字号,及“桂发祥”、“仿膳”、“杏花楼”等耳熟能详的金字招牌。我市老字号秋香月饼,受邀参展,与全国老字号一同亮相古老的紫禁城。
“八百里沂蒙钟灵毓秀、物产丰饶。能代表大美临沂进故宫,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秋香月饼总经理刘继恩这样说,他们载着满满一车月饼,没想到,不到两天时间就已售罄。“月月月圆”秋香月饼,以其简洁、朴素、温暖的外包,绵软、酥透、醇香、清淡的口感,赢得了顾客认可,很多游客朋友在秋香展位前流连忘返。开展第一天,为故宫的闭馆日,80多个国家的140多位驻华使节及夫人,前来观展。竟有多位外交使节及夫人,对秋香月饼赞不绝口。斯洛文尼亚大使赞叹:“特别棒,特别好吃!”;厄瓜多尔大使为秋香月饼签名并用中文说,“很好吃!”
第二天开馆,销售格外火爆,天南海北的游客都涌来,使“秋香”一度成为故宫人气最旺、成交频次最高的展位。就连口感十分挑剔的年轻人,对网络恶搞的“五仁”月饼,都十分认可,买了又买。还美其名曰:有一种“五仁”,叫“秋香”!
当再次补货,又售罄后,公司不得不大年三十重新开工,组织工人们加班生产。
四世传承 一脉百年
为父老乡亲们做月饼
“为父老乡亲们做月饼”,是“秋香”月饼的初心。
“任何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这个来自于上个世纪20年代,沉淀了近百年的心愿,无不彰显着它一脉传承的坚韧力量!
让时光回到1924年。那时临沂城北有一家姜姓糕点铺,百姓很喜爱。一场意外,果子铺垮了,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乡亲们都说,这个买卖只有后明坡村的刘掌柜能拾起来!
秋香月饼展台
“刘掌柜是我老爷爷,叫刘宝桂,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开过南北贸易货栈、在东北开过大饭店,是《闯关东》里朱开山一样的传奇人物。可以说,就为了父老乡亲的这“一分信任、一份重托”--1926年,老爷爷放下手上所有的事情,开了一家名为“长发祥”的果子铺。不几年就经营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即使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也没有停产过,而是在乡亲们的保护下,转移到沂南高里一户人家里生产。
百年前的故事,刘继恩如数家珍。
在那么苦的日子里,让乡亲们能吃上一口好吃的点心,心里还能感受到一丝甜,正是老人家一份至诚的初心。
为了这份初心,这月饼,一做就是近百年。从刘继恩的爷爷到父亲,一直在坚守。
15岁那年,刘继恩开始跟父亲学手艺。“我家兄弟四个都不愿干这一行:苦、累,赚钱少,父亲担心无人传承”。“你们一个个都比我会享受,我不干了!”他清晰记得,1992年4月的一天,父亲气呼呼地说,父子相对,朝阳斜照着父亲的苍苍白发,他不由想起朱自清的《背影》,眼睛顿时湿润了。“
就在那一刻,刘继恩做了一个决定:子承父业!“最初,我是为了孝心才做的。”1992年,刘继恩接手父亲承包的北关糕点厂。1996年,回老家建厂。“长发祥”的商标没注册上,就注册了“秋香”。“现在才明白--把父母的事业和厚德传承下来,只是中孝;能超越父母,为国家做贡献,才是大孝。”
传统工艺 坚持还是放弃
一场关乎“生死”的考验
“1994年的一天,舅舅来做客,母亲拿出最好的月饼款待。他吃了一口却一声叹息:”再也吃不到你老爷爷那时候的月饼了!“这如一记闷棍打在了我心里。”
自此,“为老百姓做好吃的月饼”,成为刘继恩毕生的追求!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
秋香月饼工作人员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合影
我们都知道,柴火烧的饭菜比电磁炉做的好吃,月饼好吃在馅心,馅心的传统工艺是“蒸熟面”,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蒸熟面”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稍有不慎,就会微生物超标,碰触安全红线。“烤熟面”万无一失,但月饼就不滋润可口了!当时国内糕点厂家几乎都是“烤熟面”馅心制作,大大降低了成本。
秋香月饼,面临着自刘继恩接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如继续坚守传统工艺,就可能面临倒闭;如果放弃,按照当时的发展势头,利润会大幅上升。整整三个不眠之夜,刘继恩辗转反侧,他忆起他的初心--“为老百姓做好吃的月饼!让他们能吃上当年爷爷、老爷爷们吃过的月饼!”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信念支撑着他。
“如果味道改变了,我对不起我老爷爷,也对不起祖宗。即使因此关门,我也不改变初衷!”
从此提出“一生悬命做食品,将敬畏之心注入到每一个细节中!”
倔强的刘继恩,就这样带领着“秋香”,头也不回地走向了一条传承、坚守的沧桑正道。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短短几个月技术钻研与调整,刘继恩终于跨越了“蒸熟面”的技术难题,使“秋香”保持住了最本真的风味特色。传承是指心的传承;心不到,什么也传承不了。
这份笃定与坚韧,使“秋香”在食品传统工艺传承中异军突起,受到业内及政府的高度认可。2009年,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2014年,被评为“山东省老字号”。2014至2015,连续两年被全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鲁南地区中秋月饼展评金奖。”
从“长发祥”到“秋香”,再到“进故宫”,刘继恩心中感慨万千:秋香品质的原点就是“感恩心、敬畏心”,感恩我们生在这样一个好的时代,我们就要扎实做事、勇于担当!
月月 月圆
把真情带回家
金猪年,亮相故宫的“秋秋秋香,月月月圆”月饼,是一款全新的文创月饼。蕴含着让每一份亲情都圆满的美好祝愿!
2018年4月的乌镇“互联网+致良知(乌镇)学习会”上,北京致良知四合院的白立新老师,一语中的,道破了秋香月饼的初心的无形价值!
“月饼,一年吃一回。但有位企业家,却把月饼做成了爱与亲情的承载!团圆不是只在中秋、春节,中秋、春节回家固然是团圆。每月都有月圆之日,昭示着亲人的团圆。确实回不了老家,寄上一份家人喜欢的礼物,写上一段肺肺之言,让心回家,也是一种圆满。因为没有缺憾,才叫圆满。”
斯洛文尼亚与塞浦路斯驻华大使携夫人手提秋香月饼满载而归
是的,刘继恩就是这么做的。人们由不相信到质疑:认为刘继恩“傻”了,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为普通人做这些事情?更让人惊讶的是,刘继恩的第二招更出人意料:凡是愿意花钱买月饼或糕点,每月寄给父母的,他都送出一本《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书籍,随月饼一起寄出,并全额承担邮费!
据了解,秋香从2016年就开始做“您的心意,秋香买单”免费赠送活动。“人们为了工作废寝忘食,为了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因距离隔断了亲情,因拼搏忽略了亲情,我看着心疼”。从最初的 “为婆婆寄月饼”,到去年中秋的“为家人寄月饼”:无论老人,还是姑嫂、叔伯,您想向至亲的长辈表达心意,只要提供地址,秋香就免费寄出一份香甜的月饼--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猪年新春的“故宫展销月饼,陪父母过大年”,已经是第四次免费赠送了。
“每个家庭,我每月花几十元钱就能让他们享受到幸福,享受到亲情,值得!”面对记者,他无比喜悦,脸上竟洋溢着灿烂如孩子般的温暖笑容!
此刻,我的心真的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幸福如此简单:你的心里真正装着大家,希望大家幸福!你也就在付出中获得了幸福。
人生重大的价值,是成就他人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们不仅要用最好的原料与工艺制作产品,我们还要赋予产品灵魂。产品的灵魂是能量,而爱心,就是最大的能量。”是的,唯有爱,才能焕发出长久而蓬勃的生命力!伴随秋香的发展历程,一个个生命焕然一新。
“让心回家,就是圆满--这,也是月饼给人的启迪。”月饼虽小,却承载着人们的思念、感恩与孝心;“秋香”月饼,更是满载着沂蒙精神的深情厚谊,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声明:本网发布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出处/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shianly@126.com
相关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 企商观察丨临沂营养健康协会名誉会长武新晓入选“中华美食工匠”和“中国烹饪影响力人物”...
- 食安动态丨沂南开展“守护佳节专项行动”,维护节日食品安全...
- 食安动态丨罗庄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
- 乡村振兴丨创建共富沂蒙好例 — 临沂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综述...
- 乡村振兴丨沂南县委书记侯占夫到张庄镇调研乡村振兴建设工作...
- 食安动态丨罗庄区委书记彭波、区长张强带队督导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
- 聚焦餐饮丨沂南县开展“年夜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
- 食安动态丨张宝亮调研节日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
- 监管风采丨沂水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流通环节“食安护佳节”行动...
- 监督抽检丨兰山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强化流通环节春节期间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