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观察 >  农副粮油 >

不要谈糖色变

来源:中国食品网资讯、中国食品报网 时间:2022-07-28 分享到
资讯导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糖贴上“不健康、发胖”的标签,很多严格限糖的饮食方案也开始流行起来。但由于糖摄入不足、糖生成不足、糖消耗过多、糖转化过多等因素,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糖贴上“不健康、发胖”的标签,很多严格限糖的饮食方案也开始流行起来。但由于糖摄入不足、糖生成不足、糖消耗过多、糖转化过多等因素,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和糖打交道,糖在身体中有何作用?糖与身体健康有何关系?

很多人谈糖色变,但其实人们要用一个正确的心态来认识糖,糖不仅包括带有甜味的葡萄糖、果糖,还包括无甜味的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这些糖都参与人体的合成代谢过程,提供必需的能量,在改善肠道菌群上起到重要作用。

糖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上,虽然双糖、乳糖、麦芽糖易溶于水,但它们需要在消化酶的分解作用下转变成单糖,从而被细胞吸收。而纤维素、低聚果糖等,因人体消化液缺乏消化它们的水解酶,很难转变成单糖被吸收利用,因此对血糖的影响较小,但有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人体一旦缺乏糖的供给,就容易引起严重酸中毒、便秘和其他必要营养素的缺乏,也会增加死亡概率。

糖的摄入与慢性病并无直接关系。很多糖尿病或慢性病患者认为自身疾病与吃糖有关。目前,相关研究暂时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解释糖与慢性病的关系,缺乏临床实验的数据支持。在许多病理生理机制中,遗传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性摄入过多糖,与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膳食中的糖并不需要完全戒掉,人体的生理代谢和运作中都需要糖的供能和参与。有些减肥人群为了控糖不吃任何主食,并不能达到长久减重的效果,还会引起代谢紊乱,增加患上疾病的风险。而糖对慢性疾病的直接影响大多是在能量过剩的情况下。

人们只要合理用糖,能量种类均衡,有节制地享受甜食,同时拥有好心情也是健康状态中的重要一部分。

声明:本网发布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出处/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shianly@126.com

本文标题:不要谈糖色变

相关资讯

分享本站到

Copyright © 202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食安临沂网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武汉路   邮箱:shianly@126.com    0539-8112315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2383号   鲁ICP备2022018697号-1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