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食安创建 >  监管风采 >

抓重点补短板 山东临沭全力呵护碧水蓝天

来源:中国环境APP 时间:2022-09-07 分享到
资讯导读

今年以来,山东省临沭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临沭建设为总抓手,以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为核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模式,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监管...

  今年以来,山东省临沭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临沭建设为总抓手,以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为核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模式,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监管,持续加强生态文明保护,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全力打好补齐生态环保短板攻坚战,持续推动县域环境质量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突出一个主题,改善环境质量。今年六五环境日,临沭县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的宣传主题,号召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

  完善两项机制,保障工作开展。临沂市生态环境局临沭县分局紧紧围绕思想建设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以“三严三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对照各项工作要求进行自查自剖,狠抓落实;突出全国“两会”精神、新环保法及配套法规文件等重点内容学习,开展业务培训、监察笔录评比和案卷质量评比等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开展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通过一把手讲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发送廉政短信等途径,提升环保队伍思想素质。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以网格化管理体系为依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推进的工作制度,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靠上抓,强化责任落实。

  打好三大战役,保护碧水蓝天。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区域控制、行业自律的大气污染防控机制,进一步强化领导,创新思路,加大措施,真抓实干,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执法,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问题的督导检查和整改落实。

  其中,完成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编制,强化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加大建筑工地和商混企业治理力度,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力度和道路扬尘治理力度,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全面抑制大气污染。

  稳步推进水环境治理,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把治污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及效益的重要手段,确保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切实保障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扎实开展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对辖区20家危险废物企业进行网上申报,按季度开展危废督查工作,明确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对本单位的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控制,深化部门合作与协调,扎实开展规范化管理督察考核,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非法处置等环境违法行为,取缔非法窝点,排查和整治环境安全隐患。

  落实四个基础,补齐硬件短板。落实行政审批基础,实施源头管控,严格把关建设项目审批,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引导建设单位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规范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程序,加大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以及跟踪检查力度,增强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今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119个,其中竣工环保验收建设项目报告表53个,登记备案66个。依托在线监控平台,对辖区57家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实施动态监管工作和在线比对,提供数据保障,积极组织参加环境应急演练暨技术比武活动,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同时,以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标准为依据,加强执法装备建设,为各监察中队配备移动执法箱,实现了监察工作科技化,企业监管动态化。

  借助咨询台、报纸、村村通广播和行风热线等渠道,向群众发放环保手册、法律法规等材料1000余份,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临沭县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各级环境设施建设,深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各项重点工作,持续转变发展观念和方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能源结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坚决补齐环保基础短板,全力营造生态临沭。

声明:本网发布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出处/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shianly@126.com

相关资讯

分享本站到

Copyright © 202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食安临沂网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武汉路   邮箱:shianly@126.com    0539-8112315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2383号   鲁ICP备2022018697号-1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