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是否健康?不健康更不适合普通人
很多人会认为“过午不食”的做法很健康、能减肥,但科学地讲,“过午不食”并不健康,更不适合普通人。一日三餐的模式是人类在不断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符合人类的正常生理需求...
很多人会认为“过午不食”的做法很健康、能减肥,但科学地讲,“过午不食”并不健康,更不适合普通人。一日三餐的模式是人类在不断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符合人类的正常生理需求。
胃部食物大概需要4~6小时排空一次,这样既让人没有饥饿感,又能保证营养物质对身体各个器官的供应。“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会使胃部至少18小时处于空虚状态,而胃酸却在持续分泌,并且在夜间分泌量达到高峰,如果胃里没有食物中和胃酸就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出现烧心、胃部疼痛等症状。
另外,晚餐摄入的能量一般是一天摄入总量的30%~40%,是一天中能量和营养素的重要来源。佛家或者修行者采用“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一般都是过着早睡早起、清心寡欲的生活,“过午不食”本身也是他们的一种修行。所以从营养的角度来讲,不推荐“过午不食”。如果人们盲目采用“过午不食”,将造成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长期下去可能出现低血糖、头晕、抵抗力下降、肌肉减少、情绪出现问题等,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哪些人群不适合“过午不食”?
糖尿病患者、胃肠疾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群尤其不适合“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因为规律的进餐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要避免血糖的波动,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的患者如果采用“过午不食”,很可能会导致危险的低血糖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胃肠疾病患者也不适合“过午不食”,比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的患者,其胃肠功能已经受损,规律的进餐尤为重要,最好少食多餐,避免长时间禁食,防止胃酸对胃肠黏膜的进一步损伤。
除了疾病以外,老年人往往会因为身体机能退化、消化功能减退出现营养缺乏问题,比如骨质疏松、肌肉减少,这两个问题都需要足够的营养来维护,尤其是蛋白质和钙的补充。如果采用“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就会导致一天的能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蛋白质和钙的摄入必然不足,这将不利于维持老年人的健康。
小结
从健康角度来说不推荐“过午不食”,即便现在有研究证实间歇性禁食有益健康,但并不同于“过午不食”。比如16∶8间歇性禁食和“过午不食”有点类似,即一天中8小时内可以吃东西,其余16小时不吃,但这种方法本质上和“过午不食”是不同的。16∶8间歇性禁食虽然每天禁食16小时,但剩余的8小时要摄取一天所需的所有的能量和营养素;而“过午不食”提倡只吃两顿饭,减少晚餐、减少能量摄入,如果采用这种进餐方式,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也不是适应于每个人。想要健康科学的做法是“过午少食”,是将大部分的能量和营养摄入放在早餐和午餐,而晚餐要少吃、早吃,并且要清淡。
声明:本网发布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出处/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shianly@126.com
相关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 企商观察丨临沂营养健康协会名誉会长武新晓入选“中华美食工匠”和“中国烹饪影响力人物”...
- 食安动态丨沂南开展“守护佳节专项行动”,维护节日食品安全...
- 食安动态丨罗庄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
- 乡村振兴丨创建共富沂蒙好例 — 临沂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综述...
- 乡村振兴丨沂南县委书记侯占夫到张庄镇调研乡村振兴建设工作...
- 食安动态丨罗庄区委书记彭波、区长张强带队督导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
- 聚焦餐饮丨沂南县开展“年夜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
- 食安动态丨张宝亮调研节日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
- 监管风采丨沂水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流通环节“食安护佳节”行动...
- 监督抽检丨兰山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强化流通环节春节期间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