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海鲜销售旺季,这些生腌海鲜消费提示需注意
夏季海鲜大量上市,正是吃海鲜的旺季,为追求新鲜美味的口感,不少人选择食用生腌海鲜。生腌海鲜又被称作“美味毒药”,其肉质细嫩、美味可口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食用的风险隐患...
夏季海鲜大量上市,正是吃海鲜的旺季,为追求新鲜美味的口感,不少人选择食用生腌海鲜。
生腌海鲜又被称作“美味毒药”,其肉质细嫩、美味可口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食用的风险隐患。
1、生腌海鲜有何不同?
生腌与蒸煮炸炒等高温加热的食物烹饪方式的区别在于,生腌将活的海鲜清洗后,用酱油为底,加入葱姜蒜、辣椒、鱼露、芫荽、麻油等调味品进行腌制,腌好后不再进一步加工,直接生食。
常见的生腌海鲜有血蚶、虾蛄、蟹类、牡蛎、虾、薄壳等各类贝壳。将洗干净的活海鲜放进腌料冷藏腌制2-3小时,就可以吃了。
有人认为生腌海鲜的口感鲜香,是其他烹饪方式无法比拟的美味,但也有不少人反映,食用生腌海鲜后出现拉肚子、发烧等情况。
据专家介绍,造成腹泻、发烧的原因,一方面是生腌海鲜可能带有寄生虫、细菌等,处理不到位的话,易引起胃肠不适,另一方面是夏季天气炎热,细菌繁殖速度快,生腌海鲜很容易变质。
2、食用生腌海鲜有哪些潜在风险?
生腌海鲜可能存在以下几种风险:
可能携带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是一种存在于海水中的细菌,常寄生在虾、蟹、牡蛎等海洋生物内,人一旦感染,会引起四肢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外加急性肠胃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可能携带病毒
除了创伤弧菌外,生海鲜还可能带有病毒,如甲肝病毒。
携带寄生虫
生腌海鲜中可能还存在寄生虫,如异尖线虫、贝类寄生虫、血卵涡鞭虫等。其中异尖线虫会造成胃肠不适,严重可致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或数天后下腹部疼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
3、高浓度酒或醋处理海鲜能杀菌吗?
不少人认为生腌海鲜用高浓度的白酒或醋处理过,再加上芥末、蒜等调味品,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对此,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周静平介绍,医学上,75%酒精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一般饮用酒最高只有五六十度。因此,酒、醋或蒜等只能调味,杀菌消毒功能有限。
周静平还表示,海鲜、肉制品等,最好煮熟后吃。吃生腌海鲜的话要注意是否新鲜、餐饮店是否卫生等,适度适量食用。
哪些人群不宜食用生腌海鲜?
食用生腌海鲜容易引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孕妇及中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不建议食用。
生腌海鲜消费提示
生腌海鲜最关键的是食材要新鲜,一旦食材不新鲜或保存不得当,轻则腹痛、腹泻,重则可能危及生命。
近来,除了沿海地区一到夏季生腌海鲜生意火爆,不少内陆的餐厅也推出了生腌海鲜等菜式,满足食客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对于海鲜等产品,消费者尽量选择经过高温烹煮后再食用为宜,生、熟食物尽量分开存放切割,避免交叉污染。若吃生腌海鲜,则需注意餐厅是否正规、食材是否新鲜等,同时,适度适量食用。一旦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诊治
声明:本网发布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出处/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shianly@126.com
相关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 企商观察丨临沂营养健康协会名誉会长武新晓入选“中华美食工匠”和“中国烹饪影响力人物”...
- 食安动态丨沂南开展“守护佳节专项行动”,维护节日食品安全...
- 食安动态丨罗庄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
- 乡村振兴丨创建共富沂蒙好例 — 临沂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综述...
- 乡村振兴丨沂南县委书记侯占夫到张庄镇调研乡村振兴建设工作...
- 食安动态丨罗庄区委书记彭波、区长张强带队督导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
- 聚焦餐饮丨沂南县开展“年夜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
- 食安动态丨张宝亮调研节日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
- 监管风采丨沂水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流通环节“食安护佳节”行动...
- 监督抽检丨兰山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强化流通环节春节期间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