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魅力临沂 >  企商观察 >

舌尖上的临沂——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来源:临沂市文化馆 时间:2021-07-03 分享到
资讯导读

饮食是与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两个字,承载的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代代相系的根和魂,带着人间烟火,传承着独特的历史味道...

  饮食是与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两个字,承载的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代代相系的根和魂,带着人间烟火,传承着独特的历史味道。

  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寻味齐鲁一一百城千味”2021山东非遗特色美食大赛中,共有来自全省16地市的88个美食项目参赛,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评选出了非遗特色美食60强和优秀奖。

  临沂市参赛项目王氏熟梨、沂水丰糕、李氏粘豆包、大庄烧鸡、八宝茄豆进入60强,蒙阴煎饼获得优秀奖。

  【八宝茄豆 】· 郁万芹 区级非遗保护项目

  八宝茄豆产自临沂,是临沂民间一年四季的家常菜,具有色泽鲜亮、味道鲜美爽口,咸淡适中,清香溢人,不腌制、无防腐剂,具有风味茄豆特有香气和独特口感。

  八宝茄豆是以黑大豆、茄干、花生仁、杏仁、姜、植物油、花椒、为主要原料,酿造酱油、食用盐、添加或不添加辣椒辅料,经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八宝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养胃、温中健脾、益气补肾、滋补润燥、舒筋活络等功效。

  【大庄牌烧鸡】· 黄振鸣 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拍摄:高超

  “大庄烧鸡”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厚重的乡土气息。创立人是河村黄氏十二世人黄相;黄相生活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改革开放后,黄氏后人大庄镇驻地侯子岭老车站沿街房开设“黄家烧鸡铺”铺面,专卖烧鸡。这时的烧鸡因出自大庄镇驻地,过路行人慕名购买,俗称“大庄烧鸡”。2000年,沂南县大庄烧鸡有限公司成立,由“黄氏烧鸡”第九代传人黄宜昌担任公司法人。2000年,注册“大庄”牌商标。

  大庄牌烧鸡产品采用当地野外放养的沂蒙山草公鸡,精心采用祖传秘方,20余种名贵中草药为基础调香配料,产品巧试名贵中药浸泡,果木烧烤祖传秘制工艺,采用高温杀菌真空包装等技术精制而成。产品具有干、透、色、香等特点,表层酥脆,肉里嫩滑,鲜香诱人,回味无穷,除直接食用外,还开发了煸炒、炖煮等多种烹饪方式,素有“北有京城烤鸭,南有大庄烧鸡;紫京城里龙涎流,大庄烧鸡岁岁香”之美誉。

  【李氏粘豆包】· 李金芳 区级非遗保护项目

  李氏传统年糕是罗庄区花埠圈村回族的特色清真食品,历经百年传承,代表性传承人李金芳自幼喜欢吃姥姥做的年糕,所用的主要原料为五谷,红豆,花生、红枣、蜜枣、白砂糖、糯米粉等。味道香甜软糯、营养丰富、甜而不腻。其制作程序为:揪、包、按、揉、蒸等多道工序,纯手工精制而成 。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以前的制作工艺让年糕比较黏手,吃起来不方便,李金芳在销售过程中,对传统做法做了进一步改良,在食材中多加了豆子,蜜枣红枣等,做法上也尝试加了一层外皮,改良后的年糕吃起来更方便,口感也更好,迅速成为了网红产品,消费者称之为“粘豆包”。2015年,李金芳成立了香满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并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李金芳”品牌。传承技艺,勇于创新,将儿时的味道发展成网红产品,弘扬传统美食的魅力。

  【蒙阴煎饼】· 徐海霞 县级非遗保护项目

  煎饼是沂蒙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原料以五谷杂粮为主,营养丰富,易保存。主要制作方法为:将五谷杂粮磨成面糊,倒入烧热的鏊子,用煎饼筢子摊平烙制而成,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华一绝”。蒙阴煎饼采取“石磨制糊,手工烙制”,具有“薄如纸,柔似锻,色泽亮丽,营养丰富”的特点。

  蒙阴煎饼传承人徐海霞在继承老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小米、荞麦、红枣、水果煎饼等几十个品种,并将煎饼做成了美丽花朵,使传承千年的美食变成了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王氏熟梨】· 王玉成 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中华名吃“王氏熟梨”,在古琅琊王羲之故里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是祖传秘方,至今已传承第七代。王氏熟梨作为临沂名吃在当地是家喻户晓,深受市民喜爱。

  王氏熟梨的整个制作过程全都是手工操作,首先,从选料上,梨都是上好的平邑天宝山梨,其次,做熟梨用的锅是特制的铝合金锅,一个就足有半吨重,而做梨最最关键的还是老汤,老汤经发酵煮出来的熟梨更是入味三分。王氏熟梨主要以川贝母、冰糖、特色梨、红豆、料包等几十种材料加热到标准时间,达到酥烂化渣,入口即化。具有清痰去火,润肺止咳,除烦去燥,解酒利尿,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可谓:“琅琊熟梨风味美,羲之故里独一家。”

  虽然时隔百年,但是王氏熬梨的柴火,确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未曾中断。

  【沂水丰糕】· 黄玉伟 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沂水丰糕,是沂蒙山区独有的地方名吃。

  据《沂水县志》记载,沂水丰糕发明于清朝嘉庆年间(1797-1820),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初始时是因沂水西南乡民因粮食获得大丰收储存不善,淋雨霉变后舍不得扔掉,经过多次淘洗晒干磨粉后蒸熟以油煎炸,遂成为丰糕的雏形,后取吉祥名字“丰糕”,寓意“年年丰收,步步登高”之意。后经不断改进,到清朝末期技艺成熟,民国时期就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产品主要以山东省沂水县为核心传承区域,市场辐射沂水周边的沂南县、兰山区、河东区、莒县、临朐县等县市区。

声明:本网发布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出处/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shianly@126.com

相关资讯

分享本站到

Copyright © 202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食安临沂网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武汉路   邮箱:shianly@126.com    0539-8112315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2383号   鲁ICP备2022018697号-1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