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食安讲堂 >  食安科普 >

病从口入须慎防

来源:莒南市场监管 时间:2022-09-19 分享到
资讯导读

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时还伴有发热、头痛。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

  微生物性

  细菌性:常见的如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病、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病、蜡样芽孢杆菌病、志贺氏菌病和肉毒毒素中毒等。

  病毒性:诺如病毒感染、甲肝病毒感染等。

  寄生虫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旋毛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等。

  化学性

  主要有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瘦肉精中毒、甲醇中毒和杀鼠剂中毒等。

  有毒动植物性

  主要有菜豆中毒、桐油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和河鲀毒素中毒等。

  真菌性

  主要有毒蘑菇中毒、霉变甘蔗中毒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中毒等。

  食源性疾病常见症状

  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时还伴有发热、头痛。

  有的致病因素还有一些特征性临床表现:如亚硝酸盐中毒病人会有口唇、指甲、全身皮肤和粘膜紫绀等;肉毒毒素中毒有神经末梢麻痹等症状。

  另外,部分致病因素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不仅仅表现出胃肠道症状,如毒蘑菇中毒分为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中毒性肝炎型等。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预防食源性疾病,关键是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

  保持清洁

  饭前便后和食物制备过程中都要勤洗手,餐具、厨具和厨房环境要清洁。

  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都要生熟分开。

  烧熟煮透

  加工肉、禽、蛋、海产品等食物时要烧熟煮透(食物中心温度至少达到70℃),尤其是烤肉、肉馅、大块的肉和整鸡等食品。如果用小火,由于温度低,就必须延长时间,即“小火慢炖”。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别是剩饭剩菜,一定要彻底加热。

  保持食物安全温度

  70℃以上和4℃以下可以抑制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熟食在室温下存放最好不超过两小时。食物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长时间化冻,或者是反复冻融。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包括清洗果蔬、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和变质的食物。

声明:本网发布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出处/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shianly@126.com

本文标题:病从口入须慎防

相关资讯

分享本站到

Copyright © 202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食安临沂网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武汉路   邮箱:shianly@126.com    0539-8112315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2383号   鲁ICP备2022018697号-1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