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议蒙阴观摩项目展示
11月24日,临沂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到蒙阴县观摩...
11月24日,全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到蒙阴县观摩。
与会人员先后到垛庄镇2022年市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中推进区、垛庄镇嘉鸿食品智造园、旧寨乡漠河农场实地观摩,详细听取有关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蒙阴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经验做法、措施和成效。
垛庄镇2022年市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中推进区
垛庄镇按照市委“五个乡村”的总体要求,以“红色孟良崮、两山实践地”的发展定位,规划“一环、两核、三区”片区发展布局,高标准打造了垛庄镇衔接乡村振兴石马庄集中推进区,该片区涵盖12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总面积50平方公里,惠及人口1.65万人。片区建设得益于垛庄镇抓住了市县推进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关键在于做到了“两个统筹、三个创新”。
统筹政策资金。市县批准实施石马庄乡村振兴推进区后,垛庄镇抢抓机遇,集中力量,统筹镇域项目、资金等资源,以市级推进区资金3000万元撬动各类资金集中投入,整合河道生态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第一书记片区资金等共计1.18亿元,12个小山村实现了美丽富裕宜居的破茧蝶变。
统筹产业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垛庄镇先后引进世界500强广州药业集团、北京中商国城等企业,开发建设萌乐世界、万亩金银花、千亩紫薯、千亩丹参、云天草滩民宿等重大农商文旅项目12个,累计吸引社会资本12.5亿元,产业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垛庄镇立足兵员大镇和退役军人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优势,注重选配“兵支书”。推进区12个村“兵支书”达到8人,占比67%。垛庄镇按照县委提出的“双领双全”模式,整合片区12个村领办合作社,镇党委创办了联合社,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两户(享受政策户、动态监测户)”联农发展模式。同时,垛庄镇与省供销社合作,对接高端市场,推广果园托管服务,实现生产成本降低,品质和效益提升的“一降两升”。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制定“群众参与十项激励”工作法,最大程度的调动群众积极性。
推进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产业发展、环境宜居、班子坚强、干群融洽“四大变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新高地。
山水蒙阴萌乐世界建设项目位于垛庄镇石马庄村,由蒙阴城投中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一期投资 5.3亿元,核心启动区占地面积1600亩,建设面积 435 亩,项目由萌宠主题乐园,美丽乡村社区,创龄康养园,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综合服务、乡村振兴六大板块组成。
目前,“山水蒙阴•萌乐世界”项目,已完成投资2.4亿元, 项目区内码湖商业街、游客服务中心、萌乐世界主题酒店、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鸟网、动物笼舍、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
垛庄镇嘉鸿食品智造园
蒙阴嘉鸿食品产业园位于蒙阴县孟良崮工业园,总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100万平,由浙江华鸿嘉信集团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其中,一期占地155亩,建筑面积14.6万平,是大型产城一体化项目,也是全市最大的食品专业园区之一。
一、定位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先行战略”要求,大力倡树“谁英雄谁好汉,招商引资项目见”理念,瞄准“链主”、“龙头”在全国范围选商、招商。项目借助蒙阴“全国果品十强县”、农产品大县等优势,与蒙阴形成了“强强联合”的“化学反应”,补强了农产品加工短板,带动蒙阴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推进快。项目于今年2月份开工,用时9个月建成15栋、8.7万平厂房,2个项目已经试生产、3个项目正在装修、7个项目签订入园协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孟良崮速度”。
二、模式新。一是“融合+”。通过“临沂商城+临沂温州商会+食品专业园区”的模式,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填空式招商,目前入园的5家企业,4家是温州客商投资,并都是临沂商城地产品品牌,破解了商城“卖的多、产的少”的问题。二是“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吸附作用,建设“健康食品产业集聚中心”,让入园企业既抱团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又相互贯通有机互补。三是“服务+”。从厂房设计、建设装饰、融资贷款,到员工培训、产品研发、品牌推广,提供 “全周期、一站式”定制服务,并建有共享直播基地、共享生活办公以及智慧管理平台等配套设施,真正实现了“拎包入住”,大大降低了入园企业运营成本。
三、带动强。带动企业发展。通过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带动小微企业孵化成长。一期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0亿元;总体项目达产后,将成为“百亿级食品产业园区”。带动群众致富。依托嘉鸿食品产业园,有力带动了蒙阴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特别是垛庄镇6万亩板栗、8万亩蜜桃以及畜禽养殖等优质农产品实现了就地深加工,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
旧寨乡漠河农场
漠河农场是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由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临沂毓秀农业公司共同开发建设,总投资6.2亿元,占地8200亩,分为智慧农业、中草药种植、山水休闲度假三个示范片区。其中,一期占地1320亩,投资3.8亿元,建设11.8万平日光温室、2.2万平青年梦工厂、1.7万平智慧玻璃温室、2.1万平农创中心、1.3万平蜜桃交易市场,可实现年产值2.8亿元,是一处集智能化果蔬栽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能源循环低碳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示范园,长三角优质“菜篮子”供应基地。
坚持三产并进,建设“融合发展”园区。创新采用“现代农业种植+工业生产+观光旅游+科普教育”模式,着力培育“产、学、研、游、创、教”六位一体产业链。玻璃温室和日光大棚年产水培生菜、拇指胡萝卜等特色果蔬2000吨;与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合作建设种苗实验室,实现育苗、种植、销售、加工全链条发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毕金峰团队合作,投资8000万元,建设4条FD冻干生产线和2.2万平净菜净果车间,年产冻干制品、预制菜1万吨。建立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研学基地,与济南、临沂多所中小学合作建立研学基地,配套亲子采摘体验、火车餐厅、网红集装箱民宿,年可接待各类游客12万余人次,实现农业园区工业化、景区化。
坚持种养循环,建设“绿色低碳”园区。按照“成规模、成基地、高品质、特色化”的要求,构建绿色化、循环化、可持续的现代果蔬生产体系。坚持种养循环,利用黑水虻的过腹转化,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优质虫蛋白。智慧玻璃温室内部设水培蔬菜区、鱼菜共生区、空中草莓区,均采用无土栽培、物理防治等有机集成技术,形成零农药、零化肥全程有机种植模式。棚体上部增设人造日光模块、双玻光伏发电板,内部创新采用浅层地热能系统。农创中心楼顶、园区停车场全部采用光伏储能系统,年可节约用电1.2万度,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科技赋能,建设“智能智慧”园区。探索“互联网+农业+共享”模式,积极打造“智能农场共享平台”。依托荷兰最先进的果蔬生产技术,配套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传感器感知系统,推广采用水肥一体、测土配方、水循环控制、自动化种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自动化播种、智能化管护、工厂化生产。创新定制化、会员制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线上预定下单、线下农场体验互联网订单模式。同时,搭建物联网平台,实现农田耕种全程透明可追溯。
坚持联合共赢,建设“创新创业”园区。坚持兴企强村富民目标,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模式,所有大棚由村民认领,公司统一种植管理,统一回收销售,带动提升标准化、智慧化和品牌化水平,真正将村集体资产激活增值。项目覆盖的4个村实现集体增收16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村420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就业,人均年增收4万元,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声明:本网发布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出处/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shianly@126.com
相关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 企商观察丨临沂营养健康协会名誉会长武新晓入选“中华美食工匠”和“中国烹饪影响力人物”...
- 食安动态丨沂南开展“守护佳节专项行动”,维护节日食品安全...
- 食安动态丨罗庄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
- 乡村振兴丨创建共富沂蒙好例 — 临沂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综述...
- 乡村振兴丨沂南县委书记侯占夫到张庄镇调研乡村振兴建设工作...
- 食安动态丨罗庄区委书记彭波、区长张强带队督导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
- 聚焦餐饮丨沂南县开展“年夜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
- 食安动态丨张宝亮调研节日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
- 监管风采丨沂水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流通环节“食安护佳节”行动...
- 监督抽检丨兰山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强化流通环节春节期间食品安全...